1、土苓苡酱汤土茯苓、生薏苡仁各35g,败酱草、紫草根、板蓝根、连翘、大青叶、蒲公英各15g,蚤休10g。每日1剂,水煎取汁早晚空腹服用。本方有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活血行瘀之功。有报道运用其治疗传染性软疣275例,结果痊愈176例,好转29例,无效70例。最少服药3剂,最多18剂,平均5.3剂。

3、解毒平肝汤生薏苡仁、大青叶、板蓝根、牡蛎粉各30g,败酱草、夏枯草各15g,赤芍10g。先局部常规消毒后,将小绞咀钳直接夹住疣体,快速将其(连同内容物)拔除,若疣体大者可先在基底剥离,再分次拔除,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避免感染。如疣体成群,拔除后创面较大,可行包扎。疣少者1次拔除,多者分批拔除,间隔5~7天。拔除后避免着水,以防感染。然后服上方5~7剂,水煎取汁分次温服。本方有平肝泻火,清热解毒之功。有报道运用其治疗传染性软疣300例,结果:1次痊愈者189例,分2批拔除治愈者90例,3批拔除治愈者21例。

5、参芪活血酒黄芪60g,当归、延胡索、草乌各15g,丹参50g,川芎、桃仁各12g,红花、香附各9g,全蝎6g,甘草5g。加38度食用用白酒 1500ml,浸泡7天后过滤备用。用法:成人每次服5ml,每日3次;儿童酌减或每次0.1ml/kg,每日3次;饭后服用,15天为1疗程。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传染性软疣46例,结果治愈34例,好转9例,未愈3例,总有效率93.5%。

8、骨碎补酊骨碎补适量,70%酒精适量,按20:100计算。将骨碎补浸泡于70%酒精中,48小时后细滤即可,含量20%。用此酊涂于疣体上,每日2次。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传染性软疣27例,结果痊愈16例,好转8例,无效3例。治愈天数7~25天,平均12天。好转病例均为较小疣体脱落,而较大的未脱落,后用针挑除。无效者均未坚持用药,其中1例涂药2天后改用镊除法。涂药后疣体发红,脱皮后脱落。本酊剂无不良反应。
9、旱莲草酊旱莲草、马齿苋各25g,冰片5g。上方药用50%酒精445ml浸泡1周后,外搽疣体,每日2次。搽至皮疹全部消退为止。本方有清热解毒,搜风止痒,杀虫除疣之功。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多例,均取得较好疗效。

12、倍雄膏五倍子5份,乌梅、枯矾、大黄各1份,雄黄2份。将上述各药共研细末,取适量香醋调成软膏备用。单个存在的软疣,采取点涂法,即将软膏浮于疣体,范围较疣体大,厚度2~3mm,取适当大胶布覆盖固定。群体存在的软疣,采用铺面法,即用软膏广泛敷布软疣存在部位,取适当大小塑料纸或油纸遮隔。3天换药1次,待软疣脱落即停止使用。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传染性软疣93例,结果均获痊愈。其中3天痊愈者32例,6天痊愈者47例,9天痊愈者8例,12天痊愈者6例,平均7.5天。
13、软疣膏取99%(纯)冰乙酸15ml加入20g食用面粉中,搅拌成均匀的糊状膏,即配成40%的软疣膏35g,放入容器内密封备用。治疗时以此膏涂在疣体上即可。的糊状膏,即配成40%的软疣膏35g,放入容器内密封备用。治疗时以此膏涂在疣体上即可。全部治愈。其中涂药1次治愈68例,2次治愈9例,3次治愈3例,4次治愈1例,8次治愈1例,平均1.28次。
14、电针中药法吴氏采用电热针加中药治疗传染性软疣85例。①以电热针针刺为主,加大电热针电流,使针尖变暗红色,直刺疣体中心3~5秒钟。一般针刺1次即可,每周1次,最多针刺2次。②内服中药:连翘败毒丸1丸,每天3次;梅花点舌丹2粒,每日3次。连服4周。结果全部治愈,其中治疗1次痊愈55例,2次治愈2l例,3次治愈9例。
15、系列单验方 (1)铲疣软坚汤:生龙骨、生牡蛎、生薏苡仁、生龙齿、马齿苋、生代赭石各30g,大青叶、连皮苓各12g,柴胡3g,金银花15g。每日1剂,水煎取汁分次温服。10天为1疗程。 (2)香木洗剂:香附、木贼草各60g。加水l000ml,煎沸后洗搽患处,每日2次,10次为1疗程。 (3)鸦胆子敷法:鸦胆子仁5粒。先将患部用温水浸洗,用刀刮去表面角质层,然后将鸦胆子捣烂贴患处,外用胶布粘住,3~5日换1次。 (4)清解洗剂:用紫草、大青叶各30g,赤芍、龙胆草、蒲公英各20g。水煎,待微温擦洗疣体15~20分钟。 (5)黄郁三莪液:用大黄、郁金、莪术、土贝母各20g,三棱、赤芍各15g。上药用70%酒精1000ml浸泡1周后,每天2~3次涂在疣体上。 (6)新五倍敷剂:五倍子50g,乌梅、枯矾、大黄各10g,雄黄 20g。共研细末,米醋调敷患处,3天换1次。 (7)斑蝥膏:斑蝥12.5g,雄黄2g。捣细研末,加蜂蜜半食匙,混合调匀成膏备用。用法:疣上先涂碘酒消毒,依疣体大小挑取相当大小斑蝥膏,用拇指捏成扁圆形,放于疣面上,再用胶布固定,局部略有红肿、痛,起小泡,约经10~15小时,将疣剥离皮肤。 (8)推疣法:在疣的根部用棉花棒或刮匙(刮匙头部用棉花包裹)与皮肤成30度的角度,向前用力均匀推,有的疣即可推除,表面压迫止血,涂上甲紫溶液即可,并用纱布盖贴。 (9)针挑法:先在局部用75%酒精消毒,后消毒缝衣针,将软疣顶端挑破,挤出奶酪样物,再以棉棒蘸碘酒涂搽挑破处。 (10)钳夹法:消毒后用蚊式镊子,钳除皮损豆腐渣样小栓,外涂甲紫药水或将3%碘酊或33%三氯醋酸等涂入囊内。由于损伤较大,故应分批治疗,每隔3~4天,治疗1次。 (11)涂点法:①用5%碘酒每日涂点1次,约1周可干枯脱落;②用液体石炭酸,棉棒蘸药少许,点涂疣上,3日点1次,1~3次可结痂,脱落痊愈;③用土冰液棉签棒蘸点压迫使皮损发白,以后结痂,干枯脱落。 (12)冷冻法:用NJQ-P型浸冷式医用冷刀(根据皮损大小选用不同型号的冷刀)浸入液氮中制冷,约3分钟液氮停止沸腾,这时冷刀已具有与液氮相同的低温,取出冷刀对准皮损进行冷冻,每次冻融时间3~5秒,小的皮损只需治疗1次,较大的皮损2次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