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山石龙的雕刻教程

时间:2024-10-11 22:27:51

1、一、首先,拿到一块寿山石后,开始观察这块石头,这就是所谓的相石。观察一块寿山石的质地是雕刻寿山石最为庙堠杼寺关键的第一步。相石,就是根据石头的巧色、纹理等多方面观察,然后深思熟虑,用什么题材以为用哪个面进行雕刻。前面说过,相石是雕刻寿山石最重要的部分之一,有的雕刻名家为了雕刻一块寿山石,相石就花了大半年功夫。由此可见相石的关键性。审石是相石过程关键的一环。对所用石头的真正了解是作品成功的根本。审石多从外形看起,石头一般分椭圆形、长形、扁平形、圆形、锥形等。椭圆形、长形石材可直竖亦可横放,各种技法均可施行,一般雕刻者喜欢选用。扁平形石料宜选用薄意、浮雕、透雕等技法。圆形石料宜于花果篮、器皿或盆等类立体雕刻。锥形石头多用于把玩类雕件的制作。对石形的选择运用无固定模式,它与创作者的艺术素质及技艺有关。雕刻寿山石作品,艺人一般不会轻易改变石头原来形状。以石形而论,往往把凸起石面的部分作为正面,将平板凹陷的部分放在背面。卧放形作品多将平板的一面列为底部,以便于表现上部景物的层次。有经验的艺人在审石过程中,往往能构思出用于不同题材的几种创作方案,通过揣摩比照,探讨商议,遴选出一种能充分展现石质美的最佳雕刻方案。审石过程,艺人通常把自己选定石头的内、外色彩及其浓淡变化过渡情况作为观察的基本内容。有经验者能由表及里看出石头基本色彩及其变化趋向,以确定构思中的作品景物位置。在创作中,对石头色彩的应用十分重要。艺人常说:“好花插在前,好色排在前”,构思时,把鲜明的主色调放在作品主要景物上。艺人还说:“巧色配得好,作品才是宝”,作品色彩的运用搭配,只有突出重点,注重映衬,才会收到“绿叶衬红花”的艺术效果。

寿山石龙的雕刻教程

3、三、步骤到此,可以说雕刻已经基本完成了,最后就只剩下打磨了,打磨过程我们在之前已经为大家呈现了,寿山石印章打磨抛光过程也是一门学问。磨光完成后,一件精品的寿山石雕刻作品就完成了。美轮美奂让人爱不释手。寿山石雕工艺品在雕刻之后,还要经过磨光工序。作品经精心磨光后光润莹澈,焕发出令人愉悦的光彩。磨光常用的材料有砂布、木贼草、冬稻茎、小砂纸、竹签、桐油瓦灰砖、上光粉、白茶油或花生油、芝麻油等。磨光分三道程序:粗磨又称干磨。先用砂布磨擦雕刻品,待明显的刀痕消失后,再用湿木贼草,顺着修光刀的行迹横磨,直到刀痕为细密的木贼草痕迹所代替。粗磨时最忌“糊”。“糊”是指作品景物的层次感遭到破坏。运刀中所造成的真实感被破坏后,景物立体感削弱,其艺术效果将受到损害。细磨又称水磨。先将冬稻茎剥去外层粗皮,折成平口。用平口两端沾水后揩擦,磨平木贼草的痕迹。遇到较大面积的景物,可用水砂纸沾水研磨。若遇砂隔,可用新水砂纸沾水擦磨,将砂隔磨平。经过两道磨光后,要达到“既光又清”的程度,以增强作品的亮丽风采。

寿山石龙的雕刻教程
© 阿力知识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