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高考志愿填报指南

时间:2024-10-11 23:15:51

高考,会带来许多贰浆田愠纠结,填报志愿便是其中让人挠头的选择题。在这个问题上,学生和家长未必有清晰的思路,缺乏专业、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,孩子的兴趣和潜在能力往往被忽略等等。根据统计,每年有约1/3的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,影响学习成绩。最初的盲目报考,导致学非所爱,最终苦了学生、误了前程。学生与专业不再“错爱”,需要哪些帮助?

许多考生朋友可能马上就要筹划着填报志愿的事情,由于填报高考志愿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前途问题,所以大家都应该谨慎准备,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的小指南。

其实高考志愿填报主要包含:学校和专业两个方面。

学校与专业的抉择

名校不一定所有专业都强

排名在后的大学也有一流专业,不少考生在择校和选专业时很有困惑,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? 一个学校不可能什么专业都是第一名,特色优势专业是许多学校的立校之本。对于择校与专业的问题,我认为首先是择校,一般来讲研究型大学、985工程大学办学条件好,名师多,学习氛围好,发展机会也多(如考研究生和出国学习)。毕业后到了工作单位,人们常常问的问题首先是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,有些人甚至以此判断一个人的智力水平。所以对于考生来讲,特别是对于还没有确定人生终极目标的考生来讲,学校比较重要。

2014高考志愿填报指南

通病--中学缺乏志愿填报指导机制,扎堆热门专业成常态

  “如果不学体”让很多人意识到要拉近专业和梦想之间存在的差距,但实际情况是,多数孩子和家长,直到填报志愿时,才开始考虑如何选择。

  “填报志愿的时间太短。以北京为例,今年填报志愿的时间是5月12日到5月17日,短短几天时间,面对400多个专业,孩子和家长很难完全想清楚选择什么学校和专业。”姜萌对此也很着急,“学生若是在这几天内就决定未来4年甚至几十年的方向,难免过于草率。”

  老师的指导也缺乏针对性。中学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大多是凭自己的经验判断,很难体现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潜在能力。不少老师反映,当下最困惑的不是如何组织学生复习应试,而是如何指导学生与家长填报志愿。学校或者当地教育部门对学生报考的指导更是有限,最多也只是邀请一些高校实地开咨询会。这种做法有帮助,但效果不大。

  社会心态偏功利,也加剧报考专业的盲目性。“填报志愿扎堆热门专业,成了近年来报考的‘通病’。受财富效应的影响,人们热捧经济专业,而对于‘机械’、‘地质’、‘石油’、‘农业’,就望而却步,认为专业太累、太陈旧。”张弘对此颇感无奈,“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,其实恰恰需要这些专业人才。”

靠谱渠道

其实如果大家家里有28~35岁上过大学的亲戚朋友,可以向他们请教,并且要认真的参考他们的意见。因为他们刚离开学校不久,并且有一定阅历了,他们的意见是非常具有含金量的。

© 阿力知识库